去南国看草原
遗落在东海之滨的海上草原,大嵛山岛虽不像坝上草原那样瑰丽,但胜在离天和海的距离同等,像是漂浮在海上的草甸,它的美毋庸置疑却神秘得鲜为人知。
10月是秋意渐起的一段日子,我只想寻一处不那么饱满又不会显得清瘦的景,更不必流浪到很远去,然后开始记录我的10月。正是大嵛山岛的善解人意,让我想要去认识亲近。
有些人会在旅程之后的很久才开始回忆、记录,而我是一个短暂记忆的人,不得不在结束的那一刻最开始就写下关于行走的点点滴滴,专属于个人的回忆,每一次翻看都能找到当时的那份悸动。
一年前在无意间看到大嵛山岛的风景,着实惊艳,更让人惊讶的是它不在我认为的遥远的北疆,而是在福建省,一个完全与想象相悖的南国。
也许是因为像座孤岛,遗世独立;也许是因为霞浦滩涂的美妙光影太负盛名,所以,大嵛山岛才会鲜为人知,端庄地隐藏着它无与伦比的美。
《后会无期》中,韩寒在电影的开始就鸟瞰了东极岛的蓬勃生机,也奠定了这部电影的基调:自由,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当一艘船沉入海底
当一个人成了谜
你不知道
他们为何离去
那声再见竟是他最后一句
”
边听着邓紫棋磁性的诉说,边感受着大嵛山岛的深切的秋意,毫无保留,坦白的展现在我眼前。
此时,语言显得多余,我只想别说话,闭上眼感受。
在最后,我不愿重复电影的独白:后会无期。
电影里表达的:因为某种理由,踏上未知的旅途,从而形成的那种的碎片,想要拼凑却总是从指缝间划过。我是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走向一段未知的旅途,但我清楚自己的理由:旅行想来不应该是对现实的逃避,而是想要努力认识世界的修行,对自己的未知寻得另一种可能。
我说过,每一个不曾想要远行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一种辜负,而我不愿辜负。
大嵛山岛,后会有期!
2015年10月09日
尽管早早的就踏上了旅途,但也没有觉得乏困,动车、出租车,然后到了三沙镇古镇码头。
一下车,海风夹杂着刚浦捞上来的海蟹的味道,热情的朝我们涌来,如此地道的问候我用深呼吸欣然的接受了。
买了船票¥50,离开船的12点还有半小时,我和小菲菲也不觉得饿,也罢,直接在码头记录了旅行的初印象。
大海的颜色很单纯,就是蓝。
当人们捕捞工具的绿遇上海的蓝,碰撞出的融合感竟能在这灰蓝的阴天给我带来小心动。
半小时后,到了“中国十大最美海岛之一”的大嵛山岛,不过还需要坐上山的中巴车,20分钟左右便到了大天湖。
租了帐篷,吃了饭,我们就拾掇拾掇去探寻南国的“天山”了。
出于好奇,查了查大嵛山岛上类似于芦苇的草是什么。正答:五节芒。
五节芒出现就是一大片,它们像是风的使者,风往哪个方向吹,看它便了然。本来还有点为和大嵛山岛的“绿油油”失之交臂而可惜,可幸的是,因为五节芒随风安然的姿态,多了些许寒露时节该有的秋意。
“山、湖、草、海在此浓缩。
在这里恍若置身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西北草原,你很难想象,在碧波万顷的东海之上竟有如此神奇的意境!”这是百度百科里对哪大嵛山岛的描述。
2015年10月10日
第一次睡帐篷,更是在大嵛山岛,虽很激动,但貌似小菲菲比我更激动,竟然一夜未眠。
折腾了一晚,还是早起去看小天湖清晨的素颜,美得让人窒息。在视线所能及的范围里只有我和小菲菲,我们对着远方呐喊。小菲菲对着遥远的韩国喊了不像韩语的韩语,我呢唱起了国歌,然而我们俩连国歌都唱不齐,也真是对不住祖国的大好河山了。小菲菲一句生日快乐,才知道今天是她的生日,我就对着小天湖唱生日歌,不在乎有多好听,关键是缘分。
中午下了山,在山脚的集市上吃了海鲜,是深巷里的海鲜排档,闽式的古厝房屋,门镀着通透的海蓝,进门,我们就着鲜活的海鲜点了一盘水焯皮皮虾,两人份的海鲜炒年糕和一大碗福鼎肉片,总共才45元,这是我第一次吃活的海鲜,那份来自大海原汁原味的鲜香,也是这次旅行难忘的回忆。
饱腹之后,我们来到最近的沙滩饭后散步,宁静的不是没有人的沙滩,而是面对大海蓝天的那份心情,偶有小螃蟹横行霸道的闯过“人行道”,一切皆是美好。
没有在来的路上停下来静静看小皓村的滩涂光影,幸运的是在这看见了中国美学上的留白意象,稀稀疏疏,三三两两,它绝不会想到,这样的美早已在过客的心中写成了一句句诗。
Feekr们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