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是慈悲一笑—siem reap&phnom penh
这个国家,终究是震撼我的。
柬埔寨在我印象里似乎是个部落一样的地方。
我想象,这个国家的人民会住在吊脚楼里,湿热多雨,所以他们的屋顶应该是很倾斜很倾斜的,是用茅草还是树皮呢?茅草似乎要cute些,看上去软软的~那外墙会用砖还是木材来做呢?会不会画上鲜艳的彩绘?人们会围着一块布在丛林里走来走去,时不时看着蔚蓝的天空发发呆~而它文明于世的吴哥窟的艺术与规模却显示着一个王朝的雄伟。
当我站在这片土地上的时候,它的艺术,建筑,血泪的历史,还有它的贫穷都让我沉默和思索。
2015年02月20日
暹粒
这里年均气温33℃,从重庆直飞siem reap,历时3个多小时,到达的时候是当地时间下午3点,由于带父母出行,在第一天并没有去巴肯山看日落,直接做tuktuk去酒店休息。
二月底,柬埔寨上午的气候略显闷热,下午阳光直射,入夜却是凉爽的。
在pub street来一杯小酒,吃个烤肉,端着鲜榨果汁,沿着pub street一直晃荡到night market,途中会经过市场,摊主们更加奋力的吆喝,希望可以在一天结束的时候多一些收入。
如果带老人出行的话,可以带他们来位于酒吧街的the soup dragon,比较清淡的汤锅,不过主营越南菜。
汤锅的配菜略显单调,味道还是可以的。
night market上有很多不错的手工艺人,尤其喜欢这家皮雕,它的图案多是印度教中的元素,手艺很好,人物栩栩如生,刀工也很细腻,我在旁边看了许久,每一条纹路的深浅粗细,每个孔洞之间的间隙,老人家都仔细对比,每一刀都很认真。
夜市上游客如梭,旁边的按摩店叫卖声不停,我想手艺人的世界是宁静的吧,他们只专注于手上的事物,才可以做出这么精美的皮雕。
我想,只有心中有信仰的手艺人,才会创造出吴哥窟那样如刺绣一般精美的石雕吧。
2015年02月21日
吴哥
在暹粒呆了三天,用tuktuk司机的话说,我们一家人的行程就是one day one temple∩_∩
上午九点前的气温都可以用凉爽来形容,九点过后太阳的威力便彰显无遗,下午的烈日让两位老人家实在吃不消,便在中午时分回到酒店,洗个澡,抱着一本书在酒店的小花园里叫杯冰咖啡,看着外面的烈日,躲在阴凉里,好不惬意。
我们选择的酒店是位于酒吧街步行约十分钟的Letiger hotel,它房间设施一般,我却格外喜欢他家的小院子,员工很友好,lemon juice格外好喝。
在暹粒,无须在炎热的天气里不停地奔走于各个寺庙之间,在阳光强烈的午后,清爽地坐在阴凉里,享受一杯冰咖啡,也是一种选择。
2015年02月22日
吴哥 → 暹粒
暹粒的寺庙中,不可错过的一定是Angkor Wat和Bayon。
Angkor Wat三座塔的形象已经是柬埔寨的文化象征符号了,出现在各种旅游图册上,以及国旗上。
跨过护城河,穿过长长的引道,绕过层层回廊,爬上陡峭的楼梯,站在中心佛塔下,感叹苏利耶跋摩真是为自己营造了一个如梦境般繁复精致绚丽永恒的王座,可见当时柬埔寨国力强盛,石雕技艺的精湛。另外感叹那个时代的建筑师对风、水、自然与人有这么好的把握,去营造周遭的环境与建筑做最好的搭配,精心设计各个空间的比例尺度,Angkor wat的引道尺度也把控的很好,不会像中国普遍的长宽比例失调的引道,为了显示某个建筑物的重要性,往往会将引道修得过于宽大,让人觉得空旷,以至于失去了场所感,而Angkor wat的引道尺度会在仪式感上让人觉得亲切,两旁扶手是Naga蛇神的躯体,扶手结束的时候是Naga大神的头高高抬起。
引道旁有两个方形的大水池,建筑师的精心设计,所有的建筑恰好将倒影投射在水中,随着天光的变化,水中的世界似乎和现实中的场景脱离开来,仿佛是另一个虚幻的世界,在同一个空间中营造不同的空间体验,控制这么大的尺度和格局,确实需要不一样的构想!他们将空间、建筑、自然搭配得太好.
2015年02月24日
杀人场 → 独立纪念碑 → 金边 → 国家博物馆
来这里的朋友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这不是一个轻松地观光地,让人很沉重很沉重,这里讲述的是一场大屠杀。(一下部分摘录于讲解)
红色高棉执政的三年八个月二十天,每一天都是在杀人中度过的,其恐怖程度空前绝后。S-21杀戮场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被发掘的,挖出了近9000具尸体。沟渠对面还有许多死人坑尚待挖掘,但纪念塔实在堆不下那么多头骨,便选择让他们安息在土壤下。红色高棉为节省子弹,杀人多用棍棒重击或以斧头砍杀。最残忍的是对妇女和儿童的暴行:暴徒们倒拎着孩子的双脚,将头对着大树"砰"的一声死命砸过去。这棵树叫killing tree,如今上面订上了彩色的手链以示缅怀。妇女则在遭强暴后蒙上双眼,一丝不挂地遭重棍击毙。为什么会对孩子实施如此暴行,因为波尔布特觉得,斩草要除根,这样就不会有人为亲人报仇了。
Feekr们的声音